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驱动下,建筑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用人单位对建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建筑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理论,且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毕业生无法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服务功能的发挥,故只有构建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才能够为各行业输送更多专业的人才。本文以建筑人员职业标准为导向,从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建设目标等方面探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建议,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标准;课程体系;建筑专业集群
前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不错成绩,其中宽基础、多模块集群课程模式成为课程改革发展的重点,且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但这些过于强调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与职业要求之间联系相分离,缺乏一一对应关系,课程设置定位以专业为主,而非职业定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要与市场就业相结合,丰富人才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够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因此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是当务之急。
1.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重要性
职业标准是根据各行业职业分类、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不均衡现象,一面是民工荒,一面是学生就业难。究其根本是当前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出现问题,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1]。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联合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自身定位与国家提出的具体要求,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2]。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要求,逐步缩小与国际教育之间的差距,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建筑专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与建设研究
2.1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了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从行业发展来看,当前建筑企业职位需求中,所需的是综合素质高、技术过硬、知识面广,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另外,建筑行业针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较高,且制定出具体的行为准则及行动指南,并将此作为对人才的考核标准[3]。所有企业都將责任心作为招聘新员工的首要标准。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独特性,对于从业人员具有特殊要求,要具备职业资格,如建筑师、工程师及估价师等资格证书,才能够胜任工作,可见,专业性技能在其中占据很高的比例,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
2.2建筑专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专业集群建设,是专业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以往专业建设多以某一专业为主,单独考虑专业建设定位、培训目标等问题。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及专业发展,学院专业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专业集群概念应运而生,即专业集群中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群,建筑专业集群是指从事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建筑企业链。同时,相比较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较一般教育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资更多,缺少完善、先进的实训基地,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如果专业过于分散,无形中增加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压力[4]。
2.3建筑专业集群建设目标
建筑专业集群建设目标应以建筑学专业为主,建筑专业集群知识中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适应建筑企业链行业发展需要。在建设中,要明确服务对象,立足于建筑专业集群,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以此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素质高、懂技术、能吃苦应用技术型人才[5]。
3.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为了适应建筑专业集群发展需要,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岗位为依据,在工作过程指导下,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突出岗证课三位一体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图1为具体开发流程。
![](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wcyd/wcyd201710/wcyd20171074-1-l.jpg)
3.1基于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重构中,要融合专家、毕业生等多方主体的建议,在原有基础——专业技能——选修课程层次课程体系基础之上予以重新设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以建筑学专业为主线全新的课程体系。围绕着建筑学专业,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以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如将建筑构造、建筑模型及毕业实习等课程有机整合,精选课程内容,积极拓展实训,能够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并掌握和利用计算机现代技术,保证教学做充分融合[6]。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专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应将新知识纳入到课程内容当中,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如建筑业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行业普及度越来越高,对此,要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对工程的分析和计算。
3.2基于职业标准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课程体系构建,要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从单一项目开始,逐步拓展到专业实训,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训教学,真正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毕业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此外,实践教学中,还要规划和组织学生进行建筑师业务实习。在实习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确定实习内容、形式及程序等,由校内与企业教师共同完成。学生进入企业后,分配在不同岗位上,每天记录实习工作情况,每周汇总,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协调,顺利完成实习工作,最大限度上提高定岗实习效果,丰富学生实践经验[7]。为了保证顶岗实习效果,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成绩由校内外教师共同评价,从学生实习情况、态度及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最后将学生成绩纳入到综合实践成绩中,引起学生的重视。
3.3基于职业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职业标准》中要求的专业技能主要依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故针对建筑专业集群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其中非常必要[8]。在校内,根据集群内各个专业进行规划建设,如CAAD实训室,以课程训练为基础设置建筑模型实训室、建筑材料与构造实训室等;虚拟现实实训室,以施工工艺为主,设置工艺仿真、避免仿真综合系统等。对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强对当地政府、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集思广益,共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此外,根据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创新合作模式,围绕着核心课程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校企长期互动机制。
3.4基于职业标准建立考评机制
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过程中,参照《职业标准》考核评价纲要确定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等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针对当前应用型教育发展现状来看,要设置多样化考核方式,摒弃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机制,将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全面纳入其中,具体如图2。其中专业基础要以专业知识为重点,并保留传统笔试方式予以考核[9]。如将工程项目作为专业实训课基础,将工程计量、组织实训等整合到一起,学生通过对工程整套图纸反复训练,逐渐掌握专业技能,从而逐渐朝着擅识图、懂技术方向发展。
![](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wcyd/wcyd201710/wcyd20171074-2-l.jpg)
除此之外,为了促进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课程体系更好地发展,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从相关企业聘请生产经验丰富的技,術人员担任建筑专业集群课程教学任务,以此来体现院校师资队伍特色,促进教学活动持续开展。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整合,促进建筑专业集群的建设。高等院校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使得人才无法满足建筑企业用人需求,不利于建筑行业与应用型教育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建筑专业集群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针对其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分析,明确建筑专业集群必要性,围绕着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职业标准,合理设计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科学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重新设计考核机制,实现对学生全面评价,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莹,姚书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岗证”合一课程体系的构建[J].江西建材,2016,(20):270-271.
[2]刘晶莹,姚书琴,易君芝.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17):239-240.
[3]魏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117-118+120.
[4]龚剑.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3):93-96.
[5]蔡小玲,李继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3-16.
[6]吴晓斌.基于职业标准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5,(12):128-130.
[7]安康,王玉槐,张慧熙.面向职业标准的独立学院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04):82-85.
[8]乔晓刚,郭卫琳,来丽芳.基于建筑设备专业探索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61-164.
[9]王兴杰,张俊刚,于丽萍.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J].黑龙江科学,2013,(11):180.
作者简介:
王川(1985.10-),女,籍贯:河南省南阳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南阳理工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高等教育
代国明,南阳理工学院 建筑设计院
相关热词搜索: 建筑学 课程体系 构建 相衔接 标准热门文章:
- 关于某县森林防火宣传“五进...2023-12-26
- 2024年xx市主题教育动员会上讲话2023-12-26
- 2024年度有关市人大在市直机...2023-12-26
- XX市发改委领导关于“修六心...2023-12-26
- 2024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2023-12-26
- 2024年XX区长在区委主题教育...2023-12-26
- (合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教...2023-12-25
- 2024年度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2023-12-25
- 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2023-12-25
- (24篇)办公厅、办公室“三...2023-12-25
相关文章:
-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2022-10-28
-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2022-10-28
- 石油行业电气自动化体系构建...2021-08-27
- 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三题2021-09-17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目前所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地理教学2021-09-17
- 抓信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9
-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研计班讲话2021-09-20
- 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2021-09-22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模板最...2021-08-25
- 2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2021-08-27
- 临时工劳务合同范本标准版2021-08-27
- 桩板式路基专项工程质量检验...2021-08-27
- 珠宝购货合同协议书范本,标准版2021-08-27
- 家庭房屋装修合同标准版2021-08-28
- 标准版离婚协议书范本2021-08-28
- 两篇标准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2021-08-28
- 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标准版2021-08-30
- 散文:对于故乡抒情诗歌-此刻...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