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都匀市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1 09:40:32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讨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毒品引起的相关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强制戒毒所内新羁押的402位男性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HIV、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①HIV 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CV抗体检测阳性245人占 60.95%;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23人占5.72%。②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303人占75.37%;未婚青年吸毒221人占54.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66人占91.05%;离异人员54人占13.43%。结论 低文化程度、未婚和离异人群丙肝感染现状比较严重;梅毒感染比普通人群高。以后的工作应根据本次调查特征,继续开展同伴教育工作,大力推广针具交换,提高清洁针具使用率;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HIV知识的培训;加强毒品危害及毒品相关传染病的宣传,把低文化程度和未婚青年人群作为重点,强调毒品相关疾病的传播途径,突出强调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提高易感人群对毒品及相关疾病的认识,重视吸毒人群严重的HCV感染现状;提高易感人群对吸食毒品的危险性及毒品相关传染病的认识;减少毒品对身体的伤害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吸毒人群; HIV; HCV; 梅毒;检测

我市是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年对强制戒毒所内新羁押的吸毒人群进行监测,对都匀市强制戒毒所内新羁押的402名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HIV)、HCV、梅毒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进行监测,为分析本地艾滋病流行趋势、丙肝、梅毒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都匀市强制戒毒所2015年4月1日~6月30日新羁押的402名吸毒人群进行哨点监测。

1.2调查内容 ①一般人口学信息;②血清学信息;③行为学信息;④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⑤毒品的种类及吸食途径 指口服、吸入和注射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大麻、吗啡、冰毒、K-粉、摇头丸、麻古等毒品的人进行问卷调查。

1.3监测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相关要求操作,血样的采集、保存和运送由专人负责,保证生物安全;HIV阳性血样保存时限参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血液保存的要求操作,阴性血样至少保存一年。

1.3.1血样HIV抗体、梅毒抗体、HCV抗体检测及感染状态判定:采用匿名无关联或实名有关联策略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

1.3.2HIV抗体检测:以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所有监测对象均报告HIV抗体两次ELISA检测结果。如需将检测结果通知本人,具体程序包括:①初筛:所有样品使用酶免试剂(ELISA-1)进行筛查,结果阴性者不再进行复检,结果阳性者进入复检程序。②复检:所有初筛阳性的样品使用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酶免试剂(ELISA-2)进行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IV抗体阳性,用于监测结果的报告。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如对复检阳性者进行确认试验,则同时报告两次ELISA检测结果和确认实验结果。匿名无关联监测的HIV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不告知本人。如需将检测结果通知本人,HIV抗体阳性结果的判断应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相关要求。

1.3.3梅毒抗体检测:①采用特异性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梅毒检测结果的初筛;②采用非特异检测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或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TRUST)检测ELISA阳性血清中梅毒反应素,进行梅毒复检;③ELISA和RPR/TRUST检测操作方法参照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1.3.4 HCV抗体检测:①初筛:所有样品使用酶免试剂(ELISA-1)进行筛查,结果阴性者判为阴性,不再进行复检,结果阳性者进入复检程序。②复检:所有初筛阳性的样品使用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酶免试剂(ELISA-2)进行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CV抗体阳性,用于监测结果的报告。复检结果如为阴性,则判为阴性结果。

2 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

2.1监测数据的收集 都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哨点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并确定专人负责。哨点监测数据的录入统一使用艾滋病哨点监测网络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采用在线传输的方式。原始调查问卷保存在疾控中心,至少保存5年。监测数据应于监测期结束后30日内上传到软件系统。

2.2监测数据的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清理、数据质量及有效性检查,对发现的极端值或歧义值,需在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进行处置。各项监测指标应按照人群、时间、地点进行分析。

3 结果

3.1流行状况 本次监测中进行问卷调查的吸毒人员402人,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303人占75.37%;未婚青年吸毒人员221人占54.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66人占91.05%;离异人员54人占13.43%。

3.2血样检测 采集血液402份,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0.95%(245/402);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72%(23/402),见表1。

4 讨论

本次调查的吸毒人员全为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了91.05%,低文化程度人员由于所处的环境与其本身对毒品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差,故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害;未婚青年吸毒现象较明显占54.96%;离异人员占13.43%,相对高于在婚者,说明情感和婚姻状态对吸毒人群能否抵制毒品诱惑及是否注射毒品有一定的影响,婚姻状况良好者可以受到配偶的监督和家庭的约束,婚姻和情感问题是重要的吸毒诱因之一。HCV抗体的检测阳性率高达60.95%,吸毒人群 HCV高感染率现状应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曾注射过毒品的吸毒患者,HC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未注射过毒品的吸毒患者[1,4],说明是否静脉吸毒与HCV的感染与否有重要关系。目前,很多吸毒患者知道HIV主要是通过血液、血制品传播,也了解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具是感染HIV 的高危行为,但他们对 HCV的传播途径了解不够,由于长期吸毒患者免疫力普遍低下,导致容易感染因血源性传播的传染病,如HCV和梅毒。本次调查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阳性率是5.72% ,高于普通人群,如果在无保护措施下发生性行为,感染并传播梅毒的几率明显增大[2]。从检测结果来看,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与自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以来,在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重视下,在都匀市艾防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吸毒人群积极开展大量的HIV相关知识宣教和健康教育密切相关。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吸毒人群对HIV传播途径及相关疾病危害等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3]。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选择适合吸毒人群的特点,重视吸毒人群严重的HCV感染现状,让其正确认识丙型肝炎,了解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建议HCV抗体阳性者及时监测肝功能,有条件的进行RNA-HCV检测,对RNA-HCV阳性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吸毒人群是感染和传播性病的高危人群,建议梅毒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并加强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继续开展同伴教育工作进行针具交换,大力推广清洁针具的发放及回收,增加吸毒人群清洁针具使用率;继续加强健康宣教育宣传,加强对HIV传播途径及预防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宣教效率;加强毒品危害及毒品相关传染病的宣传,尤其对未婚青年和低文化程度人群中的宣教,特别强调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提高易感人群对吸食毒品行为的危险性及毒品相关传染病的认识,帮助吸毒患者远离毒品,减少毒品对身体的伤害及毒品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树立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而提高吸毒人群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东丽,王金塔,蒋微.常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04):41-42.

[2]杜飞行,张焱.奉化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5):27-28.

[3]陈鑫,高磊,施展,等.2010-2012年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04):10-13.

[4]王东丽,王金塔,蒋微,等.常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4):41-42.编辑/倪冰冰

相关热词搜索: 都匀市 梅毒 吸毒 人群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