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关联

发布时间:2022-11-01 12:10:33 浏览数:

摘 要:21世纪的文化是兼容并蓄、融合发展的文化,21世纪的声乐艺术亦是如此。声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声乐,学习声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成为了学习声乐者的首选。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中西音乐文化;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99-02

这两种唱法一个源于西方,一个源于中国。虽然两种唱法深受文化和地域的影响,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惊人的相通之处。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不同的历史沿革,对两种唱法技术上进行了比较。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史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上的美声唱法与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民族唱法如何相融合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走好自己的路。

一、民族唱法的概念

(一)民族唱法的流派渊源

民族唱法,是当今歌坛三大唱法之一。所谓的民族唱法,从广义上讲泛指我国各个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时期中各地区、各民族间流传着的所有种类繁多的不同声乐歌唱艺术方法、歌唱艺术形式和流派唱法艺术体系的总和。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包括中华民族所有的声乐艺术,如戏曲、曲艺、民族、艺术歌曲五四以来新创作歌曲、流行音乐等。民歌和民歌风格的歌曲地方音调浓郁,在演唱时能用方言表达其内容,但是地方语与汉语普通话的总规律是相同的,因此用普通话来演唱也是行得通的。在风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豪放悍犷一些,南方民歌则委婉灵巧一些,高原山区民歌则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区民歌舒展自如一些。

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已深深扎根与本民族文化中,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国的民族唱法大多数采用腹式吸气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声音甜美,咬字归韵。传统的民族唱法多以真声为主,对喉咙不利,且歌声缺乏圆润、明亮色彩,空洞无力。所以,在后来歌唱呼吸技巧的演变中,胸腹式呼吸法被更多地采用。这种呼吸方法对民族演唱的科学发声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使声音变得圆润,而且高低强弱变化自如,更符合人体歌唱发声的客观规律和民族歌唱艺术的科学要求。

(二)民族唱法的艺术特点

1.民族唱法的世界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为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精神状态、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点的不同,其音乐也具有十分独特的形式。它们拥有悠长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域特征鲜明,具有质朴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们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音乐文明的发展也正是不同民族音乐不断交流融合再创造的过程,这种交流使音乐有了更广泛更深刻蕴含。

2.民族唱法的独特性。民歌唱法具有音色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高亢嘹亮的特点。民间歌曲源于人民之中,是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中国有56个民族,都着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民族语言,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有的还已形成了系列歌曲,如:茉莉花系列歌曲、山歌系列歌曲、号子系列歌曲、摇篮曲系列歌曲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顽强、自信、豪迈的伟大民族。其民族精神内核既有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独特性,又因为它是56个民族组成的,具有丰富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格,这是不同民族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社会风尚习惯的影响所产生的民族特征。各个民族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各民族也有特色鲜明的音乐形态。

二、美声唱法的概念

(一)美声唱法的流派渊源

美声唱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一整套科学而又系统的技术训练方法和理论体系。这种歌唱方法来自于意大利,原文为“BelCanto”,中文意思为“美妙的歌声”。这一歌唱方法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定位为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很多国家的歌唱家在演唱本国的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时,都大胆借鉴和引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但在把握各种歌曲风格时又具有着各国鲜明的民族特色。美声唱法要求歌者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发声方法,从深下腹(丹田)的位置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即所谓“头声”)。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美声唱法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同样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

(二)美声唱法的声音特点

美声唱法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具有一种大致统一的声音标准。美声唱法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混声合唱区和整体共鸣,其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并将所有的共鸣腔体调动起来。因此,美声唱法具有优质的音色、完美的连音、敏捷的花腔、极妙的半音技巧和令人惊讶的弱音控制能力。美声唱法坚持声部分类,声音统一,吐字清晰以及良好的呼吸支持,充分打开喉咙,共鸣腔体的运用等原则,所以发声科学,声音优美,表现力丰富。

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有漫长的历史沿革, 民族唱法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美声唱法则是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之上,两者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他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逐步演变成当今人类社会颇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和演唱方法体系,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在发声方法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1.气息。美声唱法认为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其气息以“连贯”为宗旨,对均匀的呼吸有着极高的控制要求,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民族唱法极其讲究歌唱中的气息运用,不同的声、情、字、腔和不同的音高、音色、力度都必须依靠气息的不同变化以及气息与声带、气息与吐字的巧妙配合来获得,因而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用气方法和呼吸技巧。

2.发声。美声唱法区别与民族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美声唱法的混合声区唱法。混合声的运用在美声唱法中非常重要。从声音来说,真假声都用,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以前的民族唱法常常故意强调真声和假声的区别,增强了二者的冲突和对比。现在的民族唱法,在向美声唱法学习中,也借鉴运用了混合声区唱法,兼用真假声弥补了单纯用真声或假声的缺陷,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和长处。

3.腔体共鸣。美声要求头腔、口腔、胸腔的共鸣,在吐字时,一般在口腔后部或咽腔构成元音,并在歌唱发声时,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要求运用混合共鸣。而民族由于民族语言的特点一般都把元音形成在口腔前部,所以要求共鸣相对集中在头腔和口腔,而对咽腔、胸腔共鸣则使用较少。

4.语言。民族唱法的来源,决定了它民族语言的特点,要求行腔咬字要尤其要注意,不同地域的民歌须按当地的语言或方言特点发音;而美声由于欧美的语言只有5个基本韵母,所有的行腔都要归到这5个母音上。但对歌唱语言也是很重视的,它对每一个元音都要求唱得清楚、圆润而连贯。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区别还在于情感方面的不同。民族唱法通过表现方式、演唱方式等变化去感染观众;而美声更重视的是声音内在的感染力,不需要过多的演唱方式、形体表演等的变化,而是通过声音技术等内在的方式变化去感染观众。

(二)联系

虽然两种唱法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二者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声音方面都追求完美,在声音的明亮、控制音量强弱程度上都一致;气息方面,二者都是靠气息拖住声音以求纯净优美的音质;在高位置的声音安放问题上也具有共同性;二者都有要求喉头放松,声音流畅贯通,等等。

四、两种唱法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20世纪是个多元文化交锋对话、冲突合作的世纪,那么21世纪可以说将是多元文化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一个时期。在此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之下,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声乐舞台上的出路在于相互借鉴与融合,它们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对抗到盲从的极端,但现在正走向对话合作、融通共促。

在声乐领域上,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世界即民族,民族即世界”的鲜明传统特色,同时又能通过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辅相成,科学的互溶,风格的借鉴,用更好的科学发音演绎我国各民族民间风格的声乐作品,使民歌和美声的歌唱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更符合我国听众的欣赏习惯。只有这样我国的声乐艺术才能在国际上真正树立起中国音乐学派的旗帜。从历史角度分析,自美声唱法引入中国以来,中国的历代音乐家从未停止过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融合的脚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探索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的结合发展变得至关的重要,二者的融合产生了新型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海外留学生赵元任、徐志摩等就开始研究创作出民族化的美声歌曲,其中代表作有《叫我如何不想他》、《海韵》等。中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更是使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熔为一炉。改革开放后,反映中国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美声声乐作品如《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大海啊,故乡》等歌曲走进了千家万户,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赞同。但整体来看,能够将美声和民族融会贯通的歌唱家还是屈指可数。

这种演唱艺术不仅要求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科学的技术方法,还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只有不断寻求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才能演绎出既具有民族特色风情又与世界接轨的声乐演唱体系。当代,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交流方面都出现了空前频繁局面,这就为我国的民族新型音乐作品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民族唱法与欧洲的美声唱法的磨合学习吸收方面,必然催生出新的作品形式,这更加有利于两种唱法的交流与融合。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无疑是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如何把美声唱法的优点不断地融合到我国声乐艺术中,还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广大的专业和业余的声乐爱好者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美声唱法先进的歌唱技巧引进来,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相关热词搜索: 唱法 美声 浅析 关联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