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

金融支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1 16:20:05 浏览数:

摘要:海洋经济要成为广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蓝色引擎,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不足、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海洋保险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改善海洋经济的投融资体制、创新涉海信贷产品,优化信贷结构、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保险补贴力度,探索建立多种保险机制等金融支持对策,促进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融资;保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36 -0074-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金融资源,改善海洋金融服务,有利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为了完成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即“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广西政府相关部门在《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广西打造向海经济行动方案》,广西海洋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1][2][3]研究金融支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问题有助于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增强海洋经济实力。

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1.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1)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但相对经济总量仍较小。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广西海洋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海洋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300.7亿元增长至2017年1394亿元,增长了约4.6倍,现价年均增速约为13.6%,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尽管发展迅速,但广西海洋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从全国来看,2017年廣西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9%,占广西GDP的比重约为6.8%。对于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广西而言,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2)海洋三次产业结构逐渐优化。2017年广西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15.2∶33.4∶51.4,由年鉴数据可以看出,10年间,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15%~22%之间波动,但2014年之后比重逐渐降低。而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此起彼伏”,直到2014年海洋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6%,超过海洋第二产业,并在此之后持续增加,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但与全国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差距,2017年全国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38.8%和56.6%。

2.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1)银行信贷服务支持。2017年,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累计达到6297个,新增村镇银行5家。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为了更好服务“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多加银行业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构建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出项目200项,投资达到6000亿元,主要涵盖海上互联互通、合作园区、跨境金融等。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银行加强对广西海洋经济的支持,如隶属国家开发银行的国开金融与广西投资集团设立广西-东盟“一带一路”系列基金,设立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分行。其他银行机构如邮储银行广西分行与广西海洋和渔业厅签署协议,预计未来5年内,提供50亿元授信规模支持广西渔业以及远洋渔船建设、离岸水产养殖等、海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发展;工商银行北海分行创新“渔船贷”产品,为“休渔期”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柳州银行则推出“渔业贷”产品,解决渔民渔船更新换代中的融资难问题。(2)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支持。2016年广西企业直接融资金额600多亿元,股票融资约157亿元,广西区内上市公司36家,有6家公司通过增发进行再融资,而经营范围涉及海洋产业的如: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净利润达4.8亿元,每股收益约0.47元,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6.5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募集资金10亿元。广西企业债券融资规模442.9亿元,其中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按照3.6%的利率公开发行15亿元的公司债,大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3)保险服务保障支持。海洋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保险的保驾护航,我国海洋保险业务主要包括传统海上保险、渔业保险和新兴险种,如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保险,游艇保险等。广西目前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涉海保险仅包括对虾、牡蛎以及珍珠贝养殖风力指数保险,非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涉及渔业互助保险。中国渔业互助保险钦州分理处2017年承保南沙涉外综合保险渔船19艘,收取保费109.89万元,扣除中央财政补贴后渔民实缴21.97万元。2016年由于台风洪涝、病害、干旱以及污染等造成广西水产品损失约3.2亿元。因台风、洪涝等摧毁渔业设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0.5亿元。积极推进涉海保险、创新保险产品成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支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银行信贷资金对海洋经济支持不足。广西海洋产业增加值的97%是由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优势产业贡献,而这些产业在开发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以及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而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的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的分配使用过程中必然要趋利避害,这就使得银行业信贷资金供给与海洋经济资金需求不能匹配。除此之外,不匹配性还体现在:一是贷款周期与资金使用期限不一致,如钦州大蚝养殖户从耗排建造—采苗—育苗—移养—养成至少要两年的时间,而每亩耗排的资金投入上万元,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之间,而广西银行金融机构针对此类水产养殖户的专项贷款产品较少,其普通信贷产品期限短、额度低远远不能满足养殖户的资金需求。二是商业银行信贷以抵押贷款为主,多数涉海企业或者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品、或者因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超过固定资产价值,而不能获得信贷资金。如远洋捕捞业缺乏陆地固定资产而且风险高,成为银行贷款规避的对象。三是银行贷款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多数涉海企业经营过程缺乏规范,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对于操作复杂的银行贷款望而却步,只能选择高利但手续简便且即时到账的私人借贷等途径。

2.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多元化融资难以实现。传统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更需要多元化资本市场的支持。广西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小,证券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市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缓慢,当前主板上市企业仅有3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2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2721家,其中涉海企业数量就更少,证券化市场融资受限。从资本市场制度来看,企业主板上市周期长、程序复杂,广西涉海中小企业财务指标与上市标准相差巨大;IPO审核标准要看中经营规模、业绩以及盈利能力,多数海洋企业不能满足其考核标准。资本市场金融缺乏针对海洋企业的专有金融产品以及衍生品,在其他融资渠道如跨境融资、航运金融、套期保值、PPP等资本运作手段还属空白。

3.涉海保险发展缓慢,涉海融资缺乏保障。保险业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社会管理的功能,部分金融机构也将保险看做还款来源的保证。当前广西涉海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多数商业保险不愿涉足海洋保险,对虾、牡蛎以及珍珠贝养殖风力指数保险都是人保公司的地方分公司开展的。二是现有的涉海保险产品的是局限的某个区域,或仅是有少数养殖户参与的试点保险,因缺乏专业涉海保险人才以及相关定损理赔技术,涉海保险发展缓慢。

三、金融支持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一区、一中心、两基地、三平台”的发展战略格局,当地政府应结合陆地金融发展经验,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优化”的金融支持策略,制定符合广西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

1.完善海洋经济的投融资体制。首先,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的规模以上的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海洋经济金融服务部门,针对广西海洋经济中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海洋新兴产业设立分门别类的服务机构,这样有利于积累当地海洋经济产业特点的数据信息以及融资需求。其次,不同产业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支持方式。根据《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加大对现代特色海洋渔业以及南海外海和越洋捕捞、水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的信贷支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信贷支持的方式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对于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相关服务业可创新市场化投融资体制,通过设立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发展航运金融、创新涉海套期保值金融工具。

2.银行业创新涉海信贷产品,优化信贷结构。要提高广西海洋产业规模化程度,必然通过金融杠杆进行集群化整合[5]。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涉海信貸产品和服务可有效加强海洋资源整合,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第一,开展产业链融资,对于海洋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及其相互协作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系统性融资安排,配合银行承兑汇票将银行信用融入整个产业链中,解决中小型海洋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二,拓宽抵押产品范畴,积极探索开展海域、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明确海域、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范畴、申请条件以及抵押程序。推动在建船舶、远洋船舶、渔船、水产品、船坞等资产抵押贷款服务,解决涉海企业融资贵的问题。第三,发展金融租赁业务,有条件的大型金融机构和船舶企业可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以及港口码头建设的设备融资。

3.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渠道。首先,推动涉海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培育发展前景好的高成长性企业,争取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交易。加快北部湾股权交易所的发展,完善券商及中介机构参与机制,增加挂牌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其次,完善债券市场,支持涉海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并购私募债、境外人民币债券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6]。再次,鼓励股权投资基金及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创新投资风险补偿及退出机制。

4.增加保险补贴力度,探索建立多种保险机制。专业化和规模化是传统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道路,而这离不开海洋渔业保险的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渔业保险补贴力度,发展渔船、渔工等互助保险,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建立海洋巨灾保险以及再保险机制。除此之外,增设保险机构,吸引经营水平高和专业性海洋保险法人机构在广西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培训基地。增强海洋保险市场活力,延展保险服务触角。最后,广西海洋保险服务还应完善丰富航运保险、旅游特色保险以及涉海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品种,全方位为海洋产业提供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GOLDSMITH R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LEVINE B.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growth: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7,35(期缺失):688-726.

[3]冉光和,李敬,熊德平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02):102~110.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

[5]章洪刚,王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新金融,2013,(02):50~53.

[6]王鹏飞.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12,(11):46~48.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经济发展 海洋 支持 金融

相关文章: